“擼起袖子加油干”,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殷切寄語,無疑成為2017開年最有力的“強心劑”,振奮人心。對于紅豆集團來說,擼起袖子加油干,干勁兒從哪兒來?既要從咬住發展不放松的“精氣神兒”中來,更要從不斷探尋、激發“三自”理念的強大能量中來。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紅豆集團經濟總量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64位,“紅豆”品牌躍居中國“品牌500強”第91位,品牌價值從2015年的233.85億元上升為310.95億元,紅豆股份募集資金18.1億,通用股份成功登陸上交所,西港特區成為“一帶一路”樣板工程……這組亮眼的數據和驕人的成績背后,正是紅豆集團對“三自”發展理念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2017年紅豆集團定調為“三自”發展年,“三自”是手段,發展是目的。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CEO周海江強調,要有時不我待的發展緊迫感,要進一步從“三自”中尋找發展新動能,努力在轉型升級中贏得先機。

“三自”即自主創新、自主品牌、自主資本。在一個人人講創新的時代,周海江為紅豆集團指明的創新方向就是要打造“三自”企業,即打造有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品牌、自主資本的企業。在“三自”中,企業自身發展是創新說了算,產品市場是品牌說了算,要素市場是資本說了算,只有打出三者聯動的“組合拳”,才能激發其強大的發展合力。

自主創新是實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的“永動機”。在當前的新常態下,人口、資源、環境等紅利在消失,各類成本在上漲,過去那種依靠廉價勞動力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已然行不通,改變生產運營模式,加快自主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實現創新領先才是企業賺錢的利器。

在紅豆,創新已成為一種“慣性”。2014年,紅豆集團接到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放的第四批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批文,正式進入電信領域。作為工信部兩化融合的示范企業,紅豆成為兩化融合的推動者和智慧企業的示范者。2016年,紅豆集團繼續在智能化方面發力,不僅積極打造紅豆男裝智慧門店,將購物、娛樂、休閑、智慧融入店鋪,同時也積極融入物聯網大潮,于同年11月成立物聯網事業部,進一步提高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能力,探索發展物聯網及相關產業。集團每年申請專利數超300件,其中在2016年,紅豆集團共申請專利317件,其中發明專利114件。2017年,集團將從技術產品創新、營銷服務創新等五個層面展開,全面增強紅豆創新驅動力。

自主品牌是實現創新價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徑。無論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品牌才是各產業鏈的鏈主,自主創新往往也是為品牌服務的,只有擁有自主品牌,才能把握國際產業分工的主動權和主導權。產品選擇在哪里加工,哪里就是第一。誰有資格把產品拿來拿去?只有品牌擁有者。紅豆集團多年來以創立民族品牌為己任,形成紡織服裝、橡膠輪胎、房地產和生物制藥四大產業,擁有“紅豆”、“千里馬”、“HOdo”等中國馳名商標,以及“紅豆男裝”、“紅豆居家”、“紅豆家紡”、“小紅豆童裝”、“紅豆萬花城”等系列連鎖品牌。

一個打得響的品牌離不開好的產品。周海江在部署2017“三自”發展戰略時就強調指出,企業發展歸根結底就是要有好產品,只要自身產品過硬,就有市場,要重點打造自身的好產品、新產品,以好產品、新產品來加快發展。因此在2017年,集團各個品牌要進一步強化品類聚焦,充分釋放各品牌的強大發展力量。

自主資本,是指企業可自主支配的資本,自主資本越大企業發展越快。在做強實體經濟的同時大力發展金融產業,讓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助推企業發展壯大。在“新常態”下,紅豆集團在扎實做好實體經濟的同時,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在2016年投資中民投、牽頭成立蘇民投、成立物聯網事業部等戰略布局,都為縱深推進“產融結合、兩化融合”產融集團的崛起進一步夯實基礎。

2017年,紅豆集團迎來60周年華誕。面對新常態、新形勢、新挑戰、新機遇,唯有以堅定的發展決心應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加快打造“三自企業”,才能取勝未來的全球化市場競爭。正如周海江所言:“我們既要為過去的成績自豪,更要有時不我待的發展緊迫感。不能坐井觀天,要放眼全國、放眼全球,加快發展,發展加快,因為發展才是硬道理。” (劉飛)